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- 公众版 - 新闻通知 - 重要新闻 - 正文

向南看,胸科在改变!37岁重症创伤患者命悬一线,精准麻醉护航攻坚手术成功

车祸重创叠加多重基础病,37岁患者命悬一线,西安市胸科医院多学科协作破局,凭精准麻醉护航、精湛手术攻坚,精心重症护理,成功闯过高风险、高难度救治关卡,用专业与担当诠释“生命至上”的医者初心。

险象环生:多重危机交织的“生命考题”

近期,我院ICU收治了一例在车祸中遭遇重创男性患者。外院就诊时已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、硬膜下血肿,意识模糊且脑功能受损,同时合并股骨干骨折;其既往肺结核病史,更让本就脆弱的肺功能雪上加霜。为寻求更精准的限期手术治疗,患者转诊至我院ICU,一场与时间赛跑、与风险对弈的救治行动就此展开。

多科联动:精准施策划定“安全防线”

“风险再高,也要为患者拼出希望!”术前评估时,患者麻醉ASA分级为4级——这意味着其存在严重系统性疾病,麻醉中随时可能发生心、肺、脑等重要脏器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一边是家属迫切希望通过手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的诉求,一边是极高的麻醉与手术风险,ICU主管医生杨振华副主任医师第一时间牵头,组织麻醉手术科、骨科、ICU 专家启动多学科会诊。专家团队围绕病情抽丝剥茧:反复研判脑部血肿稳定性及麻醉中颅内压波动风险,明确股骨干骨折手术操作与麻醉管理的衔接要点,结合肺结核病史评估肺功能储备,梳理ASA 4 级麻醉的循环、神经功能监测重点及应急处置流程。经过多轮推演,终于制定了一套兼顾手术需求与生命安全的个性化诊疗方案,为本次救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全程护航:多环节发力守护“生命通道”

术前麻醉手术科张涛元主任、徐曼、段春宇副主任医师再度细化方案:精准选择对脑、肺影响小的麻醉药物,备好困难气道急救工具,增设有创动脉压、脑电深度监测等专项监测,确保风险早发现、早处置,筑成了细之又细的“风险防控网”。

术中,麻醉团队率先完成麻醉诱导与气道建立,全程紧盯监护仪数据,根据手术节奏实时调整麻醉深度与循环、呼吸参数,为骨科严少荣主任、鲁增辉副主任、岳晓通医生的骨折复位固定操作提供稳定生命支撑。经默契配合,手术顺利完成。次日,患者成功脱管苏醒,脑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,肢体功能恢复良好。

此次救治的成功,是我院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实战胜利,更凸显了麻醉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中“压舱石”的作用 —— 从术前风险预判到术中精准护航,直至术后复苏衔接,全程为生命安全托底。未来,我们将继续以“敢担风险、能扛重责”的姿态直面挑战,在多学科协作中,凭借专业化解重重麻醉风险,精进重症创伤、高风险麻醉等领域技术能力,以更优服务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屏障。